瑞岩部落位在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中橫霧社支線二側,境內為發祥溪、北港溪、布布
爾溪匯流處,村內有發祥國小。瑞岩部落位在河楷台地上,判於白姑山群和合歡山群之間,屬於高山溪谷的耜落,民風純樸,景致秀麗。交通:若無車可自行開進鹿鳴山穀建議搭車到埔里轉運站後民宿主人也有接送服務,請務必先聯絡過主人好安排接駁進入部落。
這是村內唯一補給站在進入力行產業後,基本上都只有傳統柑仔店口以買東西。
921地震受災部落之一,舊部落已經搬遷到附近的新的區域,少數人則回到舊部落繼續經營,新的紅屋頂就是新部落位置
倒楣小野豬破壞農地被抓到
參觀導覽當地新部落&國小
進入之前請先保持肅靜待儀式完成才可以進入拍照ㄡ,希望遊
客們可要記的入進隨俗一下


根據泰雅古老的傳說,祖先是打破石頭來到這個世間,大岩石 忽然裂開成為兩片,竟有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從裂縫處跳出來。
此時三個人所 看到的,只是純粹的森林與獸類而已。因此其中一個男人說他討厭住在這樣的土地,便退縮回裂縫處。其 他兩個人想要阻止他,卻已經來不及了。
後來,兩個人便商量 要如何做才能一直繁殖下來,但是試了很多方法都不能受孕。
有一天,他們看到一隻蒼蠅振翅飛來停在股間,於是認為這是神的啟示,他們倆就嘗試 了。
不久女人的身體就產生了變化,肚子慢慢地脹起來,就生下了小孩,從此,泰雅族一代傳一代,在深山中繁衍成為一個族群,而瑞岩部落也就是傳說中最先繁衍 的泰雅族部落。
瑞岩部落為邁西多邦與貼里荖兩社合併而成的聚落。
清時,邁西多邦居於慈峰下方山麓。
民國2年,日警為便於管理而強制移住,由福骨群總頭目泰莫阿萊 (Temu.Alai)率領遷於貼畢斯揚(TebisYun),地在北港溪與其支流卡告溪會合處東北方約2公里地,即斯巴揚舊地東北方1公里地。民國19 年10月,因溪水暴漲,聚落被沖失,乃遷於社址上方約400公尺,日人稱旁奧克(pon-oko),因來自邁西多邦,故名。
可以吃的櫻花果味道甜中帶微酸苦
經歷921&無數颱風後,
村落老舊建築其實已然腐壞不堪,
但是留下來的年輕人用他們巧手慢慢修復至可以住人
921地震之後,原本的瑞岩教會全倒,重建落成後也同時正名為原住民語的柄史布淦教會
鹿鳴山穀這新建餐廳

到訪季節正好遇上開花紅藜&小米
已廢棄的警察局
當天到訪人數稍少所以是在他們自己餐廳內吃
豬肉旁擺放花朵是可以食用的口感清爽帶有沙西米香氣配著延燒豬肉很剛好
第一次吃到紅藜飯,飯中帶著穀物香氣&口感
山上青菜都是他們自己種&採收的很是新鮮好吃
他們自己種的紅藜&小米產量目前還不多,有去可別忘了多待幾罐下山^^
吃飽後飯後運動射箭,這就民宿主人&教練
射完箭後另一運動~~搗糯米

_
還有紅藜糯米歐~~~
離開前午餐的湯很是清甜美味,酥炸苦花魚有很新鮮
民宿盥洗室也貼心準備無皂鹼洗沐浴用品
這就晚餐時豬肉旁放的花
早晨雨令這花看起來鮮豔欲滴